2012年3月20日 星期二

一陰一陽謂之道

「一陰一陽謂之道」這句話出自易經繫辭上傳,歷代對其闡述注疏汗牛充棟,可以利用搜尋引擎找到,不過我認為講得都太虛無飄渺。我對「一陰一陽謂之道」的看法約在五年前就已成形,現在野人獻曝,不值一哂。

首先,我們必需要知道何謂「道」?老子有云: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。」所以,這個「道」就是自然的規律。那麼自然的規律是什麼?Peter J. Denning 寫過一篇文章「 Computing is a Natural Science」(2007) ,這篇文章的觀點,可以給我們一些參考。我們所觀察到的自然界現象,其實是一連串的計算結果,自然界存在著各種大大小小的運算,例如:DNA的複製,又如雲層風系、高低壓的移動位置、方向以及速度等,當然這個計算總括起來是巨量的。

如果,你認同自然的規律就是大量的計算,那麼「一陰一陽謂之道」就可以沿著這個脈絡加以理解。一陰一陽就是0與1,也就是2進位,既然是0與1,是2進位,就可以拿來計算,而計算就是自然運行的規律,即所謂「道」也,所以這樣說來「一陰一陽謂之道」不就順理成章嗎?更進一步的說,自然就是一個超大型的計算機,其中計算的基礎就是2進位,也就是陰與陽。我一直以來都認為中國的易經,其實是本闡述「計算原理」的書,只是古人不懂計算機,所以後世解釋的隱晦難懂,不過,上古的智慧高微精妙,易經所建構出的計算機,有可能會很不同於現在計算機的架構,但底層運作的卻都是2進位的。

最後,曾經有人認為,我們存在著這個自然界,是個數位的世界,或許是某個更大的機器所運行的模擬程式,所以,物質會有最小單位,就如同電腦有位元和像素一般,如果是這樣,也應證了易經所言「一陰一陽謂之道」。

附註:
Peter J. Denning(2007), Computing is a Natural Science, http://cs.gmu.edu/cne/pjd/PUBS/CACMcols/cacmJul07.pdf

2012年3月12日 星期一

學習的最高境界

什麼是學習的最高境界?就是達人的境界?如果我現在問你 15+23 等於多少?我想你一定可以毫不加思索的告訴我是「38」,又快又準。如果我問你:「這個計算結果你是如何得到的呢?」你一定告訴我直覺吧!所謂的直覺,就是本能反應,而這也是學習的最高境界。

在中醫裡,「思考」是會傷脾胃的,往往我們在忙碌思索某件事務時,總是忘了吃飯,或不會有飢餓感,就是所謂「茶不思、飯不想」。我們學習一樣東西,剛開始一定會思考,所以,傷脾胃是必然的,但是如果不斷的精進,將知識內化成身心的一部分,使用時自然就能直覺反應,這樣不但做得又快又好,而且不會傷脾胃!不過,隨著知識、技術難度愈來愈高,要做到這樣卻也不是容易的,所以,「思考」這件事要用對地方,掌握重點,不然,可是思而罔且傷身體的。